記錄一個上班族奮鬥向上、追求財務自由、退休田園的過程。

農業師傅

貓山王榴槤種植第二年經驗分享

貓山王榴槤介紹

貓山王榴槤(Musang King Durian),又被譽為「榴槤之王」,是一種極為知名的熱帶水果,主要來自東南亞地區,尤其是馬來西亞。它的名字中的「貓山王」源自於馬來西亞的土名,中文「貓山」是馬來文musang的音譯,指的就是動物果子狸,由於果子狸的嗅覺非常靈敏,很遠的地方就可以聞到榴槤濃郁的香氣,所以把這種頂級的榴槤稱作為「貓山王」。

貓山王榴槤的外表呈現出獨特的外觀特徵,通常呈橢圓形或者稍微橢圓形,外殼上佈滿了尖銳的刺。這些刺雖然看似嚇人,但實際上是貓山王榴槤獨特風味的象徵之一。當成熟時,外殼的顏色會從綠色轉變為金黃色,這也是人們通常會用來辨識成熟度的一個標誌。

貓山王榴槤的內部則充滿了奶油般濃郁的果肉,呈現出濃烈的黃色。這種果肉散發著濃郁的香氣,有些人形容它的味道是「臭美」的,但這種味道也是它獨特吸引人之處。貓山王榴槤的口感極為獨特,既濕潤又濃郁,入口即化的質感讓人回味無窮。

除了口感之外,貓山王榴槤還擁有豐富的營養價值。它富含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,如維生素C、維生素B、鈣、鐵等,對於人體的健康有著多方面的益處。據說貓山王榴槤還具有一些草藥功效,被用來治療一些疾病或提高身體的免疫力。

在東南亞地區,貓山王榴槤被視為一種高級水果,價格通常較其他品種的榴槤更高昂。它也是許多人的最愛,不僅在當地廣受歡迎,更成為了出口到世界各地的熱門商品。許多國家的人們都因為想品嚐這種美味的水果而前往東南亞旅行,成為了貓山王榴槤的粉絲。

然而,貓山王榴槤也有其獨特的挑戰。由於其成熟期較短,且需在特定的氣候條件下生長,因此收穫期間往往非常有限。此外,貓山王榴槤的保存期較短,需要在成熟後盡快食用以保持最佳口感和風味。

總的來說,貓山王榴槤以其獨特的外觀、濃郁的香氣和口感,以及豐富的營養價值,成為了許多人心目中的榴槤之王。它的美味讓人難以抗拒,也讓人願意為了品嚐它而付出努力和金錢。無論是作為一種水果還是一種文化象徵,貓山王榴槤都在世界各地贏得了廣泛的讚譽和愛好者。

貓山王榴槤種植時間表

  • 2023年2月26日 : 第一次種植1顆貓山王榴槤苗
  • 2024年2月10日: 買了4顆榴槤苗,兩顆貓山王,兩顆d100
  • 2025年2月1日: 買了2顆貓山王榴槤苗

貓山王榴槤種植第一年

日期 : 2023年2月26日

內容 : 貓山王榴槤第一次定植

價格 : 一株1500元,約60公分高。

日期 : 2024年2月10日

內容 : 貓山王榴槤定值後約一年,約100公分高。

這一株貓山王幼苗,也是我的第一次實驗。想說先買一顆回來試種看看,看看能不能熬過冬天,如果可以成功的話,再繼續購買,畢竟一顆苗就要1500元。

種植時,先挖一個洞,大約30-40公分深,然後割開黑色的育苗袋,直接種下去。種植下去後,澆水大概半桶。一開始大概一個禮拜澆水一次,一個月澆水四次。之後就開始每個月澆水一次。期間都沒有施肥過,讓它自然長大。

貓山王榴槤種植第二年

日期 : 2024年2月

內容 : 種植滿一年之後,又陸續買了四顆榴槤幼苗,又花了6000元。想說第一年成功的經驗,接下來按照同樣的方式應該可以繼續。結果四顆中存活了兩顆,一顆陣亡,一顆半殘。

兩棵存活的樹苗,高度大約80-90公分高。而這兩顆傷亡的樹苗,主要的有可能是種的位置不太好,被長輩挖起來重種。

存活的樹苗之一

日期 : 2025年2月1日

內容 : 種植快要滿2年,又陸續買了2顆榴槤幼苗,又花了3000元。第一顆貓山王高度已經比我還高,目測大約有200公分左右。

種植約兩年高度200公分左右

貓山王榴槤栽培管理

因為工作比較忙的關係,所以沒有辦法花太多的時間在管理上。所以我的栽培管理方式比較懶散,採取野放的方式來管理。

  1. 先買苗來測試,如果測試成功在購置新的苗。
  2. 先挖一個30公分左右深的洞,盡量把附近洞附近的土松一松。
  3. 剪破黑色的育苗袋,直接將榴槤苗種下。然後把土覆蓋上去壓實。再用樹葉覆蓋在榴槤苗的周圍。
  4. 裝一桶10公升的桶子,大約7-8分滿,直接澆水。澆水頻率一開始大概每個禮拜一次,一個月之後,接下來大約每個月澆一次。如果有下雨的話那個月就不用澆水。

榴槤種植常見問題

  1. 種植地點在哪裡? 目前種植的地點是在台南的玉井。
  2. 小苗有用黑網遮嗎 ? 目前沒有,因為我都種在樹陰下,所以比較不怕曬。聽種苗場說,種在平地就要黑網來防曬和遮風。
  3. 其他的地方也可以種植嗎 ? 這個不好說,聽種苗場說嘉義以北會比較難種。台南目前我也還在嘗試。
Facebook Comments Box

歡迎加入農惠市集Facebook社團

市集主題:農產品銷售、手創藝術、多肉植物、盆栽、農事體驗、採果活動、市集活動。

發表迴響